繼之前市場傳言韓國大廠三星要投資Micro LED、蘋果在中國臺灣設置Micro LED實驗室與測試產(chǎn)線,鴻海集團旗下的夏普、群創(chuàng)、榮創(chuàng)等公司近日也宣布要收購美國Micro LED新創(chuàng)公司eLux,為國際大廠間投資Micro LED卡位布局戰(zhàn)又添了一筆。
Micro LED是微型LED,可以應用在LED顯示屏幕面板、做成電視面板、穿戴式裝置顯示面板,或手機面板、車用面板等應用。由于一個畫素就是一個LED,尺寸小,且排列緊密,對技術工程是一項挑戰(zhàn)。而日本大廠SONY在2017年初率先銷售Micro LED模塊拼成的超高畫質LED顯示屏后,各家廠商在臺面下不論是鴨子劃水還是積極收購創(chuàng)新公司的消息就一直在業(yè)界流傳。
鴻海集團這次是透過子公司CyberNet投資約資1,000萬美元取得eLux股權,分兩次付款,一次是在2017年5月底前投資465萬美元,另一次是2017年10月底前投入535萬美元。夏普公告中有特別提到,以擁有投票權的持股比例來看,CyberNet預計將持股45.45%、群創(chuàng)將持股13.64%,榮創(chuàng)將持股9.09%,鴻海集團可說是高度擁有eLux。以該集團這次投資約2,700萬美元的金額估算,可說是把Micro LED新創(chuàng)公司的價值做了一個錨定,業(yè)界也看好幾個重要Micro LED技術領先的公司,在未來被大廠收購的可能性。
夏普方面對外也發(fā)表新聞說明,要加快Micro LED面板的研發(fā)、商品化速度,投資eLux,可望創(chuàng)造6億日圓的業(yè)外獲利。
由于蘋果在Micro LED方面的進程是領先其他廠商,除了在中國臺灣桃園工廠的產(chǎn)線供應給次世代蘋果穿戴裝置用的Micro LED產(chǎn)品在未來打算量產(chǎn)外,蘋果更早前收購的Luxvue擁有相當多Micro LED的專利,讓蘋果在Micro LED卡位戰(zhàn)中有一個領先地位,而各廠商針對各大廠的試單,都在各家的保密協(xié)定中,鹿死誰手目前還未能分曉。
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(LEDinside)認為,Micro LED離產(chǎn)品成熟還有相當?shù)穆芬?,而相關設備、技術與量產(chǎn)的商機已經(jīng)逐步有廠商運作中,各自籌組聯(lián)盟與策略合作,來節(jié)省開發(fā)的成本,未來勢必有更多可能的適合應用被量產(chǎn)。
鴻海集團這次的戰(zhàn)略明確,拉進來做Micro LED技術的都是集團的主力軍,除了夏普可有品牌與技術效應外,鴻海的面板大廠群創(chuàng)、LED大廠榮創(chuàng),在鴻海的Micro LED項目里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不論是進軍小尺寸的Micro LED面板,或者是大尺寸的Micro LED技術為基礎的超高畫質顯示屏,甚至未來商用、醫(yī)療用、戰(zhàn)情室用的超高解析Micro LED電視熒幕,都有未來發(fā)展的可能性。
eLux Micro LED 技術解密
eLux其實是2016年10月才在美國成立的新創(chuàng)公司,實驗室在美國華盛頓州南方的Camas。而這間新創(chuàng)公司的基因其實有日本夏普的影子,擔任CEO的Jong-Jan Lee與CTO Paul Schuele,兩人都是自夏普美國實驗室的成員。eLux其實也和夏普美國實驗室是共享辦公室大樓的。
LEDinside研究eLux的Micro LED專利,他們的技術確實值得鴻海、夏普他們收購。主要的概念就是“巨量轉移”+“修補”與“替換”Micro LED的技術。
eLux具備可在巨量轉移大量微小Micro LED到承載用的基板、背版時,透過紫外線UV與光學檢測,判斷出有哪些小點是壞掉的Micro LED。然后透過機械手臂,透過流體組裝技術,把“相變化”材質涂在壞掉的Micro LED上,等液體材料變成固態(tài)時,透過靜電吸取的方式,把這些壞掉的Micro LED吸上來,并且把周圍可能有臟掉的區(qū)域也清除。最后,再使用機器手臂把好的Micro LED放回版子上。
講起來好像簡單,但實際上良率、量產(chǎn)的速度,都是技術關鍵,而這也是eLux能夠獲得約2,700萬美元大廠投資背后的關鍵之一。 (文:Ivan Lin/ LEDinside)